有机泥炭基质的配制
经过粉碎、加工、筛选处理后的泥炭,可以配制各种有机育苗,适用于不同作物栽培种。
主要育苗基质可分为:播种用基质、移栽用基质、容器栽培基质、土壤改良基质等。
有机泥炭基质配制使用的主要机械有:粉碎机、筛分机、搅拌混合机、包装机、热合机、消毒杀菌设备等。
泥炭基质配制的基本要求及其流程是:
(1)泥炭基质的化学稳定性:
配制好的轻基质,其化学性能应该是相对稳定,因为不同作物育苗时间長短不同,要保证基质的化学性质在育苗过程中不发生明显变化。基质的化学性能稳定也保证了基质的其它性能稳定,这样在育苗过程中就可以人为有效、准确的控制苗木的生长,以达到既定的育苗目的。因此在基质配制时要依据这一基本要求,选取基质的成分和各种成分的比例。
(2)泥炭基质的粒度:
配制好的基质要有良好的气相、液相、固相结构,即基质疏松、透气、不板结。当水分多时,基质有良好的渗透性和透气性,且具有一定的储水、保肥能力。基质的这种物理性能主要由物质的粒度大小配比形成的。为了基质保持良好的三相结构,基质中各种成分要有不同的粒度及比例。因此在配制基质时要根据这一要求来选择基质的粒度。
(3)泥炭基质的酸碱性(pH值),:
不同的植物对容器基质的要求也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都选择pH值为5.0-6.5的基质。pH值是决定养分吸收的一个主要因素。
(4)泥炭基质的可溶性盐 (EC):
反映基质中原来带有的可溶性盐分的多少,决定根系周围的盐浓度,这个浓度可用g/L或电导度(EC)来表示,不要使用可溶性盐含量高的基质成分。因为基质局限于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所以溶解的肥料中的离子和灌溉用水中的离子会聚集起来,使基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含量达到一个很高的值。因此,基质、肥料、灌溉用水都应该选择可溶性盐含量最低的。此外,应该定期监测基质溶液中可溶性盐的含量。
(5)泥炭基质成分的多样性:
基质成分的多样性,目的在于各成分之间性能互补。在基质配制过程中,要避免基质成分的过分单一。比如基质与水的互相浸润程度是一项重要指标,有一些轻基质与水不容易浸润,配制时要注意基质成分互相搭配。
(6)泥炭基质的肥力:泥炭本身氮磷钾的含量不多,使用的泥炭必须要经过充分经过发酵腐熟才能正常使用,未经过添加肥料的泥炭,用于育苗会表现出种苗中后期营养不足等症状,需要及时、准确添加相应肥料,以满足植物种苗生长需求。基质配制必须专门按泥炭及其辅料比例添加相应氮磷钾肥料和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
肥料应该根据植物不同生长过程的需要定期施入,速效肥料不能一开始就大量放入基质里,否则会因肥料太多烧苗。速效肥料最好通过喷液方法定期施用,通过试验确定施肥数量和施肥间隔时间。
(7)泥炭基质配制的辅助基质材料:珍珠石、蛭石、椰糠、砻糠、膨润土等。这些材料要与泥炭一起,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